纯电动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方式主要有两种,一种是交流充电方式,即为慢充,另外一种是直流充电方式, 即为快充。两种充电方式的组成、电气原理和控制方式各不相同。 本文章主要 介绍 的是 快充 系统 。
快速充电系统如下图所示,这种充电方式通常采用直流供电,具备高功率和高电压的工作条件,主要分布在大型充电站、公路旁、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地,用于紧急充电需求。
动力电池SOC降到20%需要充电,充电倍率约1.2C,30~45min可充至容量的80%。 属于低中倍率充电,不建议长期采用快充电。
BMS通过 快充CAN将动力电池充电接受能力的数据发送直流充电桩,充电桩对充电电流进行控制。
一.快充系统的作用
直流充电桩(充电站)接入电网中的工业380V三相交流电,整流器采用高频开关电路转换成直流电,通过快充线给动力电池充电。通常,直流充电系统允许接入电流的充电功率一般在30KW–100KW之间,通过直流充电系统,普通新能源汽车仅需2h左右就可以充满。
二.快充系统的组成
车外部设备:直流充电桩、快充线、充电枪。
车内部设备: 快 充口、快充高压线束、高压盒、动力电池高压线束、动力电池、BMS、分控盒、电压采样线、电流传感器、温度传感器等。
充电桩分为一体式、分体式和便携式。充电桩与充电设备集成称为一体式,充电桩与充电设备分开称为分体式,安装轮子能够移动的称为便携式。它的基本构成包括功率单元,充电控制器,计量表计,充电接口等,液晶屏和读卡器为可选。
三.快充CAN总线系统
快充CAN总线系统如下图所示,连接的模块有BMS、快充口(通往直流充电桩控 制单元)、数据采集终端模块、故障诊断接口(可连接故障诊断 仪) 。终端电阻安装在BMS和数据采集终端内部,CAN-h和CAN-I之间,作用是吸收CAN信号反射回波。每个终端电阻为120Ω,测量CAN-h和CAN-I之间是两个电阻的并联值,为60Ω。
四.快充系统电路图
五.快充接口针脚定义
六.快充系统各部件的作用
1.充电桩主电源开关: 接通或断开充电机供电。
2.充电机: 将380V三相交流电变成高压直流电。
3.电流传感器: 监测充电电流。
4.高压继电器: 接通或断开充电主回路。
5.电压传感器: 监测充电电压。
6.高压绝缘监测: 监测充电线与PE之间的绝缘电阻。
7.辅助电源开关: 接通或断开辅助电源供电。
8.辅助电源: 将交流380V变成12V直流,送到唤醒信号继电器。
9.充电桩控制单元: 控制充电机工作,与BMS之间通过快充CAN交换信息。
10.唤醒信号继电器: 闭合后发出唤醒信号,唤醒VCU、数据采集终端、仪表ECU、VCU再发出唤醒信号用来唤醒BMS。
K1、K2: 高压正继电器触点、高压负继电器触点。
K3、K4: 唤醒信号正极继电器触点、唤醒信号负极继电器触点。
检测U1: 12V。
检测R1: 1000Ω。
快充口S: 常闭开关,按下充电枪按钮S断开,松开充电枪按钮S闭合。
S+. S-: CAN-h线、CAN-l线。
检测R2、R3、R4: 均为1000Ω。
11.车辆快充高压继电器: 接通或断开充电桩直流高压与电池包连接。
K5、K6: 快充高压正继电器触点、快充高压负继电器触点。
12.电池包: 包含动力电池、单体电池电压监测、模块温度监测、湿度监测。
13.BMS: 电池管理控制单元,与充电桩、数据采集终端之间通过快充CAN交换信息。
检测U2: 12V.
检测R5: 1000Ω。
七.快充系统工作原理
① 检测快充线与充电桩连接。 充电桩控制单元读取检测点1电压,快充线未连接充电桩时为U1(悬空电压12V),连接后是R1与R2的分压,由于R1、R2均为1000Ω,检测点1是6V,说明充电枪内的CC1与PE构成回路。 只有更换快充线时才断开快充线与充电桩连接,此时充电机不会启动。
②检测充电枪与快充口连接。按下充电枪按钮S断开,插入充电枪,检测点1是R1和R4的分压,仍然是6V;松开充电枪按钮S闭合,此时R2与R4并联,由于R2与R4均为1000Ω,并联等效电阻是500Ω,检测点1是4V(1000Ω与500Ω的分压),充电桩控制单元确认充电枪与快充口已连接,并且充电枪的机械锁已经锁止 。
③唤醒整车控制器VCU。 充电桩控制单元指令唤醒信号继电器的K3、K4闭合,输出12V唤醒VCU、数据采集终端、仪表ECU、VCU再发出唤醒信号用来唤醒电池管理系统BMS。
④BMS检测充电枪连接。 BMS开始工作后,读取检测点2电压,快充枪如果未插入为U2(悬空电压12V); 插入后是R5与R3的分压,由于R5、R3均为1000Ω,检测点1是6V、BMS确认充电枪与快充口已经连接。
⑤“握手”阶段。 充电桩控制单元向BMS发出“充电机通讯协议版本号”,BMS与充电桩两者互相身份辨认,称作“握手”。
⑥参数配置。 “握手”成功后,BMS报送动力电池充电需求的报文,充电桩控制单元报送供电能力的报文,二者达成参数配置共识。
⑦快速充电。 充电桩控制单元指令K1、K2闭合,BMS指令K5、K6闭合,进行快速充电。
⑧结束充电。 当BMS及充电桩控制单元判定充电结束,充电桩断开K1、K2,车辆断开K5、K6,充电终止; 充电桩断开K3、K4,取消唤醒信号。 ⑨强制停止。 充电过程中如果出现充电机故障,充电机在100ms内断开K1-K4。 如果出现动力电池故障,车辆在300ms内断开K5、K6。 如果出现CAN通讯超时,充电桩与车辆在10s内断开K1-K6。 如果在充电中按动充电枪按钮,S断开,充电机在50ms内将充电电流降至5A或以下。 如果强行拔开充电枪,此时S断开,检测点1变为12V,充电机在1s内断开K1-K4。 若充电电压大于动力电池最高允许电压,充电机在1s内断开K1-K4。 以上这些措施都是保证快速充电期间的用电安全,防止火灾。
八.快速充电应具备的条件
(1) 充电连接确认信号CC1、充电连接确认信号CC2正常
(2)快充唤醒信号A+与A-之间12V输出电压正常
(3)BMS低压供电及工作正常
(4)充电桩、VCU、BMS之间快充CAN线通信正常
(5)动力电池的电芯温度为5-45℃
(6)单体电池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差<15℃
(7)单体电池最高电压不大于额定电压0.4V
(8)单体电池最高电压与最低电压差<300mV
(9)高压正线、高压负线的绝缘性能>5000mV
谢谢分享
好资料太好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