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创 :天河小记
昨天在朋友圈看到一篇讲 比亚迪全新一代e平台3.0 Evo及首搭车型海狮07EV全球同步首发,里面提到的 全场景自加热 ( 充电 、 驻车 、 行车 )十分有意思。
e平台3.0Evo的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,是通过复用电驱系统,产生脉冲的交变的电流,直接作用于电池内部,利用电池的内阻快速产热,同时结合高效热泵与电气余热电池温升的速率提升230%。低温场景下充电时间缩短了40%以上。
初晓,公众号:NE时代智能车 比亚迪全新e平台3.0 Evo升级了什么?
通过查看比亚迪的 公开 专利 ,最终定位到了这篇于2020年6月提交,2021年4月20日获得授权的专利: CN111660875B, 车辆、能量转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, 主要包含:
- 电池包利用电机和逆变器进行自加热
- 电池包利用电机和逆变器进行自加热的同时,利用外接电源维持电池能量
- 电池包利用电机和逆变器进行外接电源充电,此方式可实现电池包和充电桩解耦,用逆变器降低充电桩的电压与电池包匹配
在进入正文之前,先简单介绍2个常见的功率器件以及它们的使用:
- 二极管:左边电压 > 右边电压 超过一定限值时,二极管导通;否则关闭。
- 三极管:基极与发射极构成回路并提供一个小电流I1后,可以让集电极到发射极的回路可以通过一个较大的电流,此电流将是电流I1的数倍。
车辆中的逆变器,其实就是以上数个二极管、三极管的组合,以实现交直流转变等功能。下图就是上述专利中提到的一种组合:
通过控制 VT4,6, 2 可以实现下面这样的通路(高亮):
下面进入正文:
- 电池包利用电机和逆变器进行自加热
此技术主要包含以下4个 过程,依次进行:
-
- 电池包放电,对电机绕组储能
- 电池包放电和绕组释能,对电容充电
- 电容放电,对电池包充电和绕组储能
- 绕组释能,对电池包充电
下面4张图详细说明了这4个过程,此过程是通过控制这些二极管和三极管的通断来实现的:
以上就是电池包利用电机实现自加热,整个过程,电池的温升的能量来源就是其本身的电能。
我们可以看到,在上述第3步里,电容 放电,对电池包充电 和 绕组 储能时,电容的电压会随之降低。另外,整个加热过程,电池包的电量也会下降。
由于整个过程只是电池、电机、逆变器、电容构成的系统,并不依靠外界环境,可以在停车状态下实现。
以下是从整车下电状态进入电池自加热状态的过程:
此方案有一个缺点:电池自加热的来源是电池自身能量,这不利于整车续航。
为了维持电池包的能量,有没有什么解决方案呢?
其实,答案就在上图中的 K7 和 D7。当K7闭合后,充电口与母线电容并联。通过控制整车控制器,可以请求充电桩与电池包的电压匹配,就可以实现对电容的充电,以达到维持电池包电能的目的。
由于外接了充电桩,比亚迪同时提出可以利用此电路进行充电。具体过程如下:
由于是通过PWM控制逆变器里面二极管、三极管的通断,来实现将充电桩的输出电压转变为与电池包匹配的充电电压,故而实现了充电桩与电池的解耦,可以最大化利用充电桩的能力。(此处需要考虑整个系统的耐压等级,应能耐受充电桩的高电压情形)
这也解释 了 桩端的输出电流与车端的充电电流解耦:
在去年的乘用车双枪快充技术基础上,比亚迪又通过e平台3.0Evo推出了单枪智能升流快充技术。该技术通过将桩端的输出电流与车端的充电电流解耦,充分利用公共充电桩最大充电的功率,将车端的充电电流从250A最大提升至400A,充电桩的利用率提升30%。
厉害,好东西
谢谢分享